风起青萍时,智造新秩序谁主沉浮

每周一个编程小例子 :Bit 到 Word 转换的两种实现方案对比

引言

在工业自动化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最常见的控制设备之一。PLC 通常用于控制复杂的机械和生产线设备,而在 PLC 编程中,常常需要将多个布尔信号(如输入端的开关、传感器输出等)合并为一个字(Word),以便于进一步的处理或传输。本文将分析和对比两种不同的 Bit 到 Word 转换程序,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我们将以两段功能一致的程序为例,分别为“PM_BitToWord_V3”和“PM_BitsToWord_v4”。通过这两段程序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它们的结构、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1  背景介绍

在 PLC 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布尔变量(如传感器信号、开关状态、报警信息等),而这些布尔值的状态往往需要以字(Word)形式进行处理。Word 类型在 PLC 中通常由 16 位组成,因此,如果我们有 16 个布尔变量,常常将它们组合成一个 Word 变量。通过 Bit 到 Word 的转换,不仅可以简化变量的管理,还能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

小版本,大更新!免费软件中控SCADA中文位号命名上线

国内工控大厂中控技术,在2022年宣布中控SCADA开放五万点免费授权,随后不断的进行版本更新,高达21次!

之前一直有粉丝强调非常需要中文位号命名的功能,在本次更新中它来啦!就让小编带着大家看看,本次小版本中控技术又搞出了哪些优化。

图片

扫码领取免费SCADA安装包

01 支持中文位号名

数据库添加位号,支持中文字符。最大长度不超过121个中文字符。

使用指导

位号命名时支持中文

手把手教你 搭建属于自己的AI知识库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管理和整理海量的知识,已经成为了职场人士和学生群体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能否系统地整理和运用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ima

就在今天,我在寻找更流畅使用 DeepseekR1 的方法时,偶然发现了一款由腾讯推出的智能化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MA.Copilot(简称 ima)。这款工具以其创新的功能设计和强大的生态优势,尤其是与 DeepSeek-R1 的深度整合以及与微信生态圈的紧密连接,让我眼前一亮。

尽管我还没有深入使用 ima,但通过简单的对比,我发现自己之前搭建的本地知识库显得有些逊色。ima 的强大功能和便捷性,让我决定放弃原有的知识管理系统,转而尝试这个全新的工具。 

首页搜索可以选择Deepseek。 

施耐德电气:以Triconex安全解决方案护航工业过程安全

工业安全领域正迎来一场技术革新。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检测异常并快速响应安全威胁。日前,施耐德电气宣布获得一项突破性新专利,该项专利借助AI技术构建更严谨、更强大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研究体系,增强过程安全并降低潜在危害。这是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Triconex安全团队利用AI增强功能安全性战略的重要成果,也为工业安全领域带来了全新可能。

施耐德电气丁晓红:未来工业绘新景,创新活水汇清渠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伴着吹面不寒的阵阵东风,华夏大地正掀起一波波振奋人心的创新浪潮,悄然重塑着全球产业竞争的新格局。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旗舰级消费电子等闪耀全球的“创新名片”背后,离不开中国工业与时俱进、厚积薄发的稳健支撑。这种蓬勃的势头,也激励着广大工业企业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赋予了他们宝贵信心与坚定决心。

步履坚定,前行的方向也格外清晰。2025年政府部门提出,不仅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些目标,无疑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的未来工业转型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一布局谋篇的背后,离不开新质生产力为产业持续注入的数字化、绿色化赋能。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正如汩汩不绝的“源头活水”,不断为“产业清渠”带来变革与激荡的力量,描绘出未来工业的崭新图景。

刀片IO痛在何处?

自动化控制器的外形演变是一个痛苦的历程,无论是AB的PLC5还是西门子的S5或者是莫迪康184都是外形巨大,风格十分硬朗,感觉直接踹上一脚也没有问题那种。

随着模拟电路转变到集成电路外形越来越小,AB的ControlLogix西门子的S7施耐德的昆腾,开始把尺寸变得小。而IO卡件也是随着PLC的CPU框架和底板开始变小而变小。

后来分布式IO的出现彻底把IO市场打开了,从而高密度,尺寸小,IO点数灵活的远程IO变成了主流这种紧湊式IO也被叫做刀片IO

我太难了,开始思考防御性编程了

引言

在面对技术竞争和市场萎缩的挑战时。防御性编程作为一种独特的编程策略,不仅能够增强程序的不可替代性,还能有效保护开发者的技术优势。

本文将探讨工业自动化领域 PLC 程序员应如何进行防御性编程,通过构建技术壁垒和安全防线,在不违反企业利益和合法性的前提下,确保程序的稳定运行和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将讨论相关的高级防御策略、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如何平衡职业道德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帮助 PLC 工程师在快速发展的自动化领域中稳步前行。

1  防御性编程的核心逻辑

  1. 建立技术护城河:通过增加代码解读成本形成技术壁垒

  2. 创造系统脆弱性:构建只有开发者本人能快速修复的潜在风险点

  3. 强化人机绑定:使程序运行高度依赖特定硬件环境和调试经验

页面

订阅 剑指工控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