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康专栏】管理实践心得之第九篇:目标规划(2)

编者按

目标规划是实现业务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制定目标规划则需要你做到:1)了解业务,分清主次;2)现实严谨,坚持原则;3)全面分析,分项细化。在本文中,段总利用三个实际案例来为你讲解应如何更好的设立目标规划!

制定业务目标需要遵循SMART原则。在我的工作经历及两年来的咨询业务中,经常遇到目标制定不够SMART的情况:

S: 具体明确的

M:可衡量的

A: 可实现的

R: 关联条件

T:有时限的

这里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目标的可实现性。

有一个咨询客户,期望从问题最大的部门开始:当时的情况是半年了,业务状况很不理想,只实现目标的30%,上下压力都很大。可简单地把业务趋势和市场情况对应下来,实际情况是:

1)这个部门的年度目标(S)是同比增加160%(M);虽然目标明确并可衡量,那么可实现吗?

2)实际业绩同比增长50%,而当时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20%。

这样一分析,问题在什么地方就很清楚了。尤其是部门和员工的绩效同增长率挂钩时,这种负面的影响非常大。经过重新调整目标规划,并在部门和管理层之间达成共识,团队士气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当年实现增长60%的目标,在各部门中名列前茅。

案例二:目标的关联条件(R)不够清晰。

我刚接手渠道工作时,得到两个目标:一是建立培训体系,二是制定奖励政策。这些当然都是渠道工作的一部分,但目标的主次关系出了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公司内外对渠道模式的认识有很大的分歧,制度建立和执行不够规范,很难保障业务的健康发展。

据此,我们规划的渠道发展业务目标: “用三年时间(T), 建立一个均衡发展的, 在中国自动化市场占领先地位的渠道网络。渠道组织的RA业务(S)将以年平均30%的增长率(M,A)在2007年底达到1.5亿美元(M.A), 占RA业务的65%.

并重点要首先解决基础问题,规划了三个步骤(R):

明确原则, 保障执行;

建实基础, 动态均衡

快速发展, 确立优势

案例三:有总体目标,没有分项目标。

在企业中,我们经常被分配了一个总体目标,而如何有效地划分各分项目标是一个比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个咨询客户,有一个新的业务团队,组建半年,有四种业务。第一年完成计划的50%,第二年业绩目标计划增长180%。团队士气很差,主管等待离职。几个月以后,该部门完成了半年的业务目标,第三季度业绩也可看到,团队对全年业务很有信心。实际上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细分分项目标,调整人员配置,目标与日常工作挂钩。

心得:在外企中,我们经常不情愿地接受一些不合理的Top-Down目标,比较少地分析并据理力争(力争目标的合理或资源)。要知道,这些目标经常是境外股民的期望,而缺乏本土实际情况的分析。如果我们不去分析讨论,那么一年中团队士气都会受到影响。与其年底解释,不如年初讨论。

在民企中,很多的目标更是老板们的经验感觉及与同行的对比产物,目标的实现很多是看环境和运气,而不是主动地求变。

目标规划是实现业务发展的重要前提。需要你做到:

1)了解业务,分清主次;

2)现实严谨,坚持原则;

3)全面分析,分项细化。

作者简介

段永康:东北大学工企自动化专业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工程师,在国际领先的自动化企业23年的工作经验,包括:罗克韦尔、施耐德等。超过12年的管理工作经验。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领导力培训讲师认证。过百场培训经历,多家企业的长期企业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