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价定制”到“开箱即用”,中控TPT 2让工业AI触手可及

“现在AI大模型很卷,但没哪一款能真正卷到工程师心趴上”——这是智能化浪潮下,多数工业工程师的真实无奈。

通过通用大语言模型整理信息、制作表格,确实能省点力,可一旦切入工业场景,AI就开始“说正确的废话”,要么给不出具体参数,要么脱离工艺实际,根本没法信任。而工业生产容不得半点模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款懂工业、懂工艺,能让工程师轻松上手、切实好用的AI工具,它必须扎根海量工业数据、具备跨场景泛化能力,能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技术需求。

828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2)重磅发布,TPT 2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对工程师而言,它是一个能读懂工业复杂性、破解生产难题、提升工作效率的靠谱“搭档”,提供7X24小时专家级决策支持。

一次提问生成Agents  低门槛搞定生产问题

过去解决工业问题,要先导数据、再建模型、还要反复调试,一套流程下来少则几天、多则几周。现在用TPT 2,工程师只需用日常语言描述问题,如“预测氯碱装置的A电解槽槽温、电压未来5min的趋势怎么样”,它就能智能解决用户遇到的生产难题:先分层拆解问题,再生成包含具体调参建议的操作方案,基于数据训练并调用专属模型,最后对装置参数进行自适应微调,直至问题解决。

全程不用写代码、不用记复杂指令,只需跟着提示勾选关键指标、导入装置基础数据,就能一步步拿到结果,大幅降低操作门槛,兼顾易用性与智能性。

在解决完问题后,TPT 2支持“一键保存Agent”——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工程师只需一键调用该Agent,几分钟就能完成部署,免于重复劳动。

整合全流程能力,工控效率翻番

过去,工程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ed,PA)的工作流极其复杂。流程工业场景复杂、需求多样:从节能降耗到安全保障,从质量管控到效益突破......在多目标协同控制过程中,需要工程师协调工艺、设备、运维多个部门,一套流程走下来,光沟通就占了大半时间。更麻烦的是,每个软件的数据不互通,还要手动整理比对,效率极低。

TPT 2直接打破这种数据碎片化困局,将生产全流程能力整合到一个平台:无论是基础的设备控制、流程执行,还是高阶的参数预测、异常处理、工艺优化,从模拟、控制、优化、预测、评估到统计,工程师在TPT 2上就能完成。

官网入口:https://tpt.supcon.com

它依托中控30余年积累的流程工业经验,以MoE混合专家模型,深度融合多技术体系,把工艺规律、设备状态、控制逻辑,都转化为可计算的模型,让跨环节的智能协同成为可能。

吃透工业数据  让决策从“凭经验”变“靠数据”

工业从自动化转向智能化的核心是以“数据”代替“经验”驱动决策,但工业时序数据存在时滞性和强耦合性,以往工程师手动梳理因果链很吃经验。

而TPT 2擅长的就是识别并分析复杂工业数据。它结合千厂机理模型,能自主监测装置产生的毫秒级时序数据,自动识别参数间的隐藏关联,快速定位关键原因,最终生成可视化图表,工程师能一眼看清因果,并得到专业解决方案。

跨场景易复用,部署快成本低

传统工业AI受制于“一个场景一个模型”局限,同一套工艺在不同工厂、不同时间的表现可能差异巨大,往往需要重新建模。此训练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因设备老化、工艺调整失效,让前期投入成本打了水漂。

TPT 2通过“预训练+微调”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工业AI的“水土不服”问题。它通过预训练工厂的海量真实数据,提炼出流程工业普适性规律(比如“阀门开度与流量的非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反应效率的影响曲线”)。当应用到新场景时,不用工程师从头建模,只需输入少量现场数据做微调,最快几天即可完成部署

不是替代你,而是让你成为工业专家

TPT 2的价值,从不是“取代工程师”,而是帮你卸下繁琐和重复性劳动的包袱,让每一位工程师都拥有专家级能力。

TPT 2现已开放首月免费体验,快来解锁你的AI工控利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