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使用开源安卓的工控厂商都慌了
2025 年 3 月 27 日,Google宣布宣布终止对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的维护,所有开发工作将转入内部闭源分支。这一决策不仅意味着全球超 30 亿安卓用户的底层系统将彻底脱离开源生态,而且,对于众多使用开源安卓的工控厂商也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
工控与Android系统
Android系统作为一个开源操作系统,具有易于开发和移植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工控开发人员开始尝试利用Android进进行应用和系统的开发,极大的提升了开发效率和适应性。
Android系统丰富的应用生态,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应用程序,为工业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Android系统还支持GPS、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多种传感器,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智能手表等多种硬件设备,在工业应用中,可有助提高对生产线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同时,面对生产线的不同需求,利用Android系统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对生产线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这些优势使得Android系统正在成为了工控领域中一种重要操作系统的选择,Android系统在工控领域中的应用也在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AOSP开发者的毛坯房
Google对Android的维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开的AOSP分支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包含纯净的开源代码,不涉及任何Google专有服务。任何厂商或个人都可以基于这个分支开发自己的系统。另一个内部闭源分支仅供签署了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协议的厂商使用。
AOSP为所有Android设备提供基础框架和核心组件。它就像一个“毛坯房”,开发者可以自由下载、修改和分发代码,基于它构建定制化系统。无论是Xiaomi HyperOS、vivo OriginOS还是OPPO的ColorOS,甚至Pixel手机使用的Android系统,都是从AOSP发展而来的。
现在,Google决定不再维护现有的AOSP公开分支,逐渐关闭相关支持资源,并可能停止更新法定开源义务外的组件源代码。这意味着从下周开始,所有的Android开发工作将仅在Google内部分支进行。一段时间后,外部分支可能不再公开甚至彻底关闭。此外,AOSP的持续集成和交付工具及环境也可能被关闭,甚至Android Gerrit也可能会关闭。未来,只有Google内部员工能访问AOSP内部分支并提交代码。
这一变化意味着Android开发过程将不再透明。对于依赖AOSP进行开发的厂商和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调整。过去,他们可以从公开分支中获取最新的代码和技术资源,而现在这些都将受到限制。虽然Google仍需遵守GPL等开源协议,继续更新相关代码,但其他组件的开源状态变得不确定。
终止AOSP维护的背后
据内部文件显示,AOSP 每年需维护 3000 万行代码、200 多个开发分支,涉及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协作,仅 2024 年运维成本就高达 8.3 亿美元。在 AI 大模型训练吞噬海量资金的背景下,关闭这个 "烧钱黑洞" 成为必然选择。
同时,随着Gemini AI 助手与操作系统的深度整合,闭源策略使谷歌能够更灵活地部署隐私计算框架、多模态交互技术,避免开源环境下的技术泄露风险。有分析指出,未来安卓可能演变为 "AI 即服务" 的订阅模式,通过系统级 AI 功能直接向用户收费。
对已签署 GMS 协议的企业仍可获取闭源代码,但需接受更严苛的预装应用清单和收入分成条款。但是,目前全球 37% 的安卓设备未获 GMS 认证,闭源策略将迫使中小厂商回归谷歌生态,进一步巩固其在应用分发、广告变现等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强制厂商签署 GMS 协议,谷歌将广告分成比例从 15% 提升至 30%,仅此一项即可年增 50 亿美元收入。众多依赖 AOSP 开发廉价设备的中小企业将遭遇系统更新断供,部分功能模块甚至可能被迫阉割。第三方 ROM 开发近乎灭绝,LineageOS 等知名开源项目将无法获取安全补丁,预计 60% 的个人开发者将退出市场。刷机产业更是面临崩盘,200 亿元规模的改装市场失去技术基础,华强北等产业链聚集地或将迎来洗牌。
没有绝对的技术自由,任何依赖外部开源框架的创新都可能受制于人。开源协作与自主研发间需要找到平衡点,构建 "可替代、可控制、可扩展" 的技术底座。
在 AI 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的未来,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拥有更大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而用户的选择权可能进一步被压缩。
2025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