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工控 星期三, 10/15/2025 - 10:08 发表
引言
作为一名资深 PLC 工程师,我们的思维模式早已被严谨的逻辑、确定的 I/O 和精确的扫描周期所塑造。我们习惯于解决确定性问题:一个输入,必然对应一个经过程序处理的输出。这种思维让我们在技术领域游刃有余,但不幸的是,许多人将这种“线性思维”也套用在了赚钱这件事上,陷入了收入 = 单位时间价格 × 投入时间 的传统模式陷阱。
这个公式的天花板显而易见: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不可能超过 24 小时;你的单位时间价格(时薪/月薪)的提升,也受限于行业标准、公司职级和薪资体系,缓慢且有限。用 PLC 术语来说,这是一个单循环、开环的控制系统,其输出(收入)完全依赖于两个有限的输入变量,系统本身没有自我优化和增长的能力。
要突破瓶颈,我们必须像设计一个复杂冗余控制系统一样,重新架构我们的赚钱思维,引入非线性、指数级增长的可能性。
1 传统思维的本质与局限
这个传统公式背后是典型的“雇员思维”。作为工程师,我们出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时间,为公司解决问题,换取报酬。
剑指工控 星期一, 08/18/2025 - 09:55 发表
引言
深夜,刺耳的警报撕裂了车间的宁静。一条价值不菲的进口产线骤然趴窝,PLC 程序在我眼前闪烁的故障代码显得冰冷而模糊。我这位自诩精通多种 PLC 编程语言、熟稔复杂控制逻辑的工程师,此刻竟束手无策。空气里弥漫着焦灼与尴尬。
“张工,你瞧瞧是不是那个‘大块头’后面那个小阀门?”当班的操作组长老陈大姐,指着庞大设备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地方以前也爱卡,冷水机启动时尤其容易憋住气。”
我半信半疑地挤进去,果然发现一个小小的气动阀动作异常。递扳手、调整、复位——机器竟奇迹般地重新轰鸣起来。那一刻,扳手传递的温热感比任何一行完美代码都更深刻地烙印在我心上。它无声地宣告:在工业现场复杂的生态中,最精妙的算法,有时竟不敌一句朴素的经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