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康专栏】管理实践心得之第十八篇:工作中的好导师
在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如果能遇到一位好导师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就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导师。
在我回到RA之前,为了能够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有限分销体系,公司的CEO亲自选拔了一位短期国际导师(STIR)。他叫Mark Joppru,来之前是美国某Branch的渠道销售经理。
Mark到北京的那天我去机场接站,他高高的个头,三十多岁,很帅气,感觉很有亲和力。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中文:“很高兴见到你。”
实在是因为没有想到,我竟没听懂。他有些不好意思,又重复了一遍。“You can speak in Chinese!?”“A little。”原来他来中国之前,买了学中文的磁带,放在汽车上每天学。公司里来中国的老外不少,有些人在中国五,六年,也只是会说“你好”,“再见”而已。看来这是一位尊重中国,希望融入中国文化的人,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他很聪明,也很有经验,但从不自傲,很多事情都以商量的口吻进行交流,不像其他一些人,他从不指手画脚。
在准备中文名片时,公室一位英语非常好的同事帮忙起了个中文名字:马俊杰。Mark对应马;Joppru对应俊杰。俊,当然是因为帅;杰,是聪明和有能力;同时,这个名字与著名教练马俊仁很近,容易记。我告诉他:这个名字是英俊聪明的意思,他很开心。几天后和Mark出差去西安,在飞机上他开始练习中文签名,落地时竟可以顺利地写下来了。他给家里和朋友写明信片,落款用的是中文名字“马俊杰”,酷酷的。
后来他自费找了一个中文老师(而很多老外,是公司花钱找老师都坚持不了,学的很差),几个月后,他可以理解很多中文对话,也可以说很多的句子了。
Mark在帮助我理解分销商,系统集成商,及他们之间的价值关系,考察渠道伙伴业务状况,员工招聘,渠道业绩考核,帮助渠道制定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渠道政策,渠道业务发展的路线图等很多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关键有价值的指导。
Mark从不把美国的那一套照搬过来,而是讲解原理,分析现状,共同找到适合本地情况的解决方法。相比我们本地的一些主管们却动辄拿美国说事,真真是“懒政思维 。他曾亲自召开与美国的电话会议,引进渠道业绩考核报告系统,并在遇到IT部门拖延的情况下,与上级领导沟通得到了全力支持。当处理一起渠道违规的案例遇到困难时,亲自飞到香港与亚太总裁沟通,很快得到解决。他去各地介绍和指导制定渠道年度业务计划。定期向CEO汇报业务的进展,让公司管理层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并充满了信心,等等。真的是有限分销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Mark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习惯,任何新的安排,他都会马上拿出PDA(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先查看是否时间有冲突,然后标记下来。很少看到他在开会时打开电脑写东西,工作总是那么从容有效率。要知道,一段时间内他要同时负责两边的工作。
Mark回到美国后,获得了快速提升,几个月后担任了Branch Manager,从管理5个人到管理70-80人。一年后,担任District Manager,(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北美才有4个Districts),业务量是当时中国的近两倍。
在此期间,Mark一直关注着中国。他有个部下是华人,便经常向她学习中文。2007年,他参加了帮助中国的GDSP项目,在中美之间多次往来。此时他可以用中文与大家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流了。
2011年,Mark再次来到中国担任行业总监。虽然没有明说,但公司和同事们对他在中国的发展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可惜,一年后因为家庭原因,他回美国了。
我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导师,我非常感激他所做的一切。衷心地祝福他,也相信他在公司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段永康:东北大学工企自动化专业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工程师,在国际领先的自动化企业23年的工作经验,包括:罗克韦尔、施耐德等。超过12年的管理工作经验。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领导力培训讲师认证。过百场培训经历,多家企业的长期企业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