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核弹级大招,单一无线主站1ms16 轴协同控制
汇川改变世界工业的方法并非一味遵循 “先立后破”,有时候要“先破后立”。汇川技术去年揭露的工业无线通信技术今年正式发布,性能点拉满。1ms通信周期与1μs端到端同步抖动,让无线通信的控制精度首次媲美有线系统,彻底打破了旋转贴标机、锂电叠片机等高精度应用场景的“无线禁区”。其99.9999%的通信可靠性,不仅比5G稳定100倍,更提前五年达到了6G标准,为工业控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保障。在实际应用中,设备改造仅需30分钟即可完成,硅晶单晶炉等设备无需拆解重布线,显著提升改造效率。汇川 INO AIR 微型无线方案一时惊起千层浪,颇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势。
一直以来,西门子、三菱、罗克韦尔等全球自动化巨头以其划时代的PLC控制技术、伺服驱动与变频器技术引领时代,但是这次汇川技术此次发布的INO AIR微型无线方案历史性的跨界整合。它精准地切入了工业控制最底层的通信架构,将过去仅存在于消费电子或商用领域对“无线”的想象,与工业现场对极致的可靠性、实时性与同步性要求融为一体。志在取缔工业线缆,构建全新稳定工业无线通信网络。
此举如果落地没问题的化,对自动化领域的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意义的。
长久以来,工业核心零部件的设计一直是欧美主导的,包括DCS、PLC、伺服电机、触摸屏、传感器等等,国内一直是以追赶为主,向国际大牌看齐,PLC学三菱、西门子、欧姆龙、倍福,伺服学安川、松工业领域的标准也一直是国外主导和制定的,如EtherCAT、PROFINET、IEC61131-3、PLCopen、CIA402等等,国内作为后发者一直在学习。
但是现在汇川 INO AIR 微型无线方案绝对不虚,绝对创新。1ms通信周期,1μs端到端同步抖动,99.9999%可靠性,全域覆盖、全时稳定。
汇川INO AIR无线方案的价值是很明显的。首先实现成本砍半,通过节省线缆、滑环采购及接线安装费用,并结合年维修费降低50%,单条锂电产线即可年省百万;其次推动柔性拉满,产线调整从按天计算缩短至分钟级,手机组装线换型如同拼搭乐高般灵活;最终达成数据跑通,设备状态与生产数据通过无线实时上传云端,让管理者在办公室就能纵览全厂运行实况,实现决策效率翻倍。
总的来说就是不要管通讯线了,工业无线实现一切控制信号管理。
而对应要求较高的的场景肯定还是有线,现场提出的问题也很尖锐,怎么保证通信稳定性?电磁干扰一碰会不会直接飞升?现场很多干扰有线都能被EMC干飞,尤其是伺服、变频器这类通信。工业最重要的还是稳定性、可靠性,功能与性能反而是其次。
汇川INO AIR工业无线方案给出了答案。通过智能选频、动态干扰规避与先进抑制算法的协同工作,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仍能保障信号稳定传输。IP65 版本可露天淋雨,抗导电粉尘;99.9999%可靠性,误包率仅 1/1000000,误包率低至百万分之一,单个节点故障不影响其他设备。
工业无线通信稳定性解决的话,那么其在工业应用的覆盖面是不可估量的。相较于传统的信号线传输方式,能省去繁琐的信号线布设。在设备层,模块如乐高般拼接,PLC、伺服驱动器等组件即插即用,实现设备无线化。延伸至产线,则取消传统电柜,设备在百米半径内可自由布局,增添机器、更换工序无需任何布线,推动产线无线化。最终,方案无线打通“云-边-端”,使车间设备数据与云端无缝衔接,构建全厂无线化。浅显点来说就是现在工业中PLC与触摸屏、PLC与变频器、伺服驱动、IO之间的通讯线都没了,包括但绝不仅限。
汇川表示“汇川能把这个技术产品化,它会改变整个工业,应用空间非常大。
因为汇川能够提供一个安全性要求最高、实时性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场景,可覆盖大量低要求的场景,在行业内是降维打击。”汇川将在2025 年微型无线方案落地,2026 年推出全无线产线方案,2027 年实现车间级无线覆盖,最终构建“需求即生产”的C2MM网络。汇川已将该技术方案应用在绞线机中,传统滑环因持续磨损需频繁更换,不仅成本高昂,更导致编码器与伺服信号在高转速下质量不稳,频繁引发停机。应用汇川INO AIR无线方案后,彻底消除了滑环磨损痛点,每年节省数万元维护成本;其高精度无线通信保障了运动控制信号稳定传输,非计划停机减少50%。
作者:
工业人,从事芯片制造研究及相关工作。
2025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