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新凯来即将亮相“湾芯展” ,国产光刻重磅突围时刻,官方的原话:请大家拭目以待“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深圳市官方发布:下周新凯来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凯来将在10月15-17日举办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一表态不仅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更被解读为中国半导体设备领域突破的关键信号。”
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半导体设备“国家队”,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8月,核心使命是突破光刻机等“卡脖子”技术。这家企业脱胎于华为2012实验室的"星光工程部",2022年在华为被断供后,数千名技术骨干整体转入新凯来,形成了独特的"国家队+市场化"混改架构,而"国资+技术+产业链"的协同模式,更是成为新凯来快速崛起的关键支撑。截至2025年,公司员工已近2万人,研发人员占比超50%,核心团队具备20年以上电子设备技术开发经验。
新凯来的产品布局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在2025年3月的上海SEMICON China展会上,新凯来一次性推出了6大类共31款半导体工艺和检测装备,包括刻蚀产品、扩散产品、薄膜产品及物理量测产品、X射线量测产品、光学量检测产品等。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设备全部以中国名山命名,如"峨眉山"外延沉积设备、"阿里山"原子层沉积设备、"武夷山"刻蚀设备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品牌辨识度。
在设备性能方面,新凯来的技术参数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
武夷山刻蚀机:支持5nm以下先进制程,等离子体控制精度提升10倍。已批量进入中芯国际28nm产线,高深宽比刻蚀良率达85%,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
阿里山ALD设备:薄膜均匀性达99.5%,对标东京电子同类产品。
-
长白山CVD设备:在长江存储的128层3D NAND堆叠中,沉积效率提升30%
-
天门山光学检测设备:缺陷检测灵敏度达10nm级,打破科磊(KLA)垄断。
-
28nm浸润式光刻系统:套刻精度<2nm,分辨率接近ASML,且已通过实验室验证。虽然尚未大规模量产,但这一进展被视为中国光刻机领域的重大突破。
-
联合中科院开发全球首个193nm全固态激光光源,体积缩小50%、能耗降低30%,适配5nm制程需求。该光源已通过华为海思芯片验证,为国产化光源奠定基础。
-
与长春光机所合资成立长光集智,研发物镜组和反射镜系统,光学元件加工精度达纳米级,同时,量检测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
SAQP工艺通过“曝光-刻蚀-沉积”循环,在未使用EUV的情况下实现5nm等效制程。该工艺已纳入中芯国际产线。
全球高端半导体设备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欧美日企业垄断,尤以荷兰ASML最为典型。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极紫外光刻机的企业,ASML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命脉,其每台EUV设备售价高达3.5亿欧元。
新凯来的崛起正在打破这一垄断格局,新凯来的非对称技术路径具有以下优势:
-
成本优势:SAQP技术路线的设备成本仅为ASML EUV光刻机的1/30,同时将生产良率从行业平均的35%大幅提升至85%,为晶圆厂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替代方案。
-
交付周期优势:新凯来设备交付周期为6-8个月,远短于国际巨头的12-18个月,在扩产潮中占据显著优势。
-
技术协同优势:新凯来同时涉足光刻、刻蚀、沉积、量测等多个环节,能够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避免单一环节被卡脖子的风险。
-
设备渗透率提升:新凯来的ALD设备已通过中芯国际验证,国产化率不足5%的领域有望被打破;其PVD设备与华虹集团合作,验证周期从传统的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正如ASML前CEO彼得·维尼克所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不是靠图纸封锁能阻挡的,他们正在重构整个技术树。"
新凯来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从"替代者"向"定义者"转变,其"设备-材料-工艺"协同开发模式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