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个编程小例子:PID 控制算法在 PLC 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
引言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是最常用的反馈控制算法之一。它通过对过程变量(PV)与设定值(SP)之间的差异进行实时处理,计算出控制量(CV),并用于调节执行设备的动作。随着工业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提高 PID 控制器的精度与响应速度,避免过度的波动与噪声影响,成为优化控制算法的核心挑战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典型的 PLC 程序进行分析与优化,展示如何改进 PID 控制算法的实际应用,并探讨该算法的具体应用场景与拓展思考。
1 程序代码及介绍
下面是完整的 PLC 程序代码(代码基于 CodeSys 平台的 ST 语言):
- FUNCTION_BLOCK PM_Pid
- VAR_INPUT
- SP : REAL; // 设定值
- PV : REAL; // 过程变量
- Kp : REAL; // 比例增益
- Ki : REAL; // 积分增益
- Kd : REAL; // 微分增益
- Ti : REAL; // 时间增量
- IntegralMin : REAL; // 积分项最小值
- IntegralMax : REAL; // 积分项最大值
- IntegralThreshold : REAL; // 积分介入的误差阈值
- DerivativeFilterCoeff : REAL; // 微分滤波系数(0-1之间)
- OutputMin : REAL; // 控制量最小值
- OutputMax : REAL; // 控制量最大值
- END_VAR
- VAR_OUTPUT
- CV : REAL; // 控制量
- END_VAR
- VAR
- err : REAL; // 误差
- last_err : REAL; // 上一次的误差
- integral : REAL; // 积分值
- derivative : REAL; // 微分值
- filtered_err : REAL; // 滤波后的误差
- last_filtered_err : REAL; // 上一次的滤波后的误差
- integral_rate : REAL; // 积分增长速率
- raw_CV : REAL; // 未限幅的控制量
- END_VAR
- // 计算误差
- err := SP - PV;
- // 比例部分
- raw_CV := Kp * err;
- // 积分部分
- IF ABS(err) < IntegralThreshold AND (raw_CV + Ki * integral) < OutputMax AND (raw_CV + Ki * integral) > OutputMin THEN
- integral_rate := err * Ki * Ti; // 积分增量
- integral := integral + integral_rate;
- // 限制积分值在设定范围内
- IF integral > IntegralMax THEN
- integral := IntegralMax;
- ELSIF integral < IntegralMin THEN
- integral := IntegralMin;
- END_IF
- ELSE
- integral := integral; // 保持当前积分值,不再增长
- END_IF
- // 积分控制量
- raw_CV := raw_CV + integral;
- // 微分部分处理
- filtered_err := DerivativeFilterCoeff * err + (1 - DerivativeFilterCoeff) * last_filtered_err;
- derivative := (filtered_err - last_filtered_err) / Ti;
- // 微分控制量
- raw_CV := raw_CV + Kd * derivative;
- // 控制量限幅
- IF raw_CV > OutputMax THEN
- CV := OutputMax;
- ELSIF raw_CV < OutputMin THEN
- CV := OutputMin;
- ELSE
- CV := raw_CV;
- END_IF
- // 更新上一次的误差
- last_err := err;
- last_filtered_err := filtered_err;
2 程序介绍
该程序实现了一个标准的 PID 控制算法,输入包括设定值(SP)、过程变量(PV)、各类增益参数(Kp、Ki、Kd 等),并输出一个控制量(CV)。以下是程序的主要功能和各个部分的作用:
误差计算(err):计算设定值与过程变量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比例、积分、微分计算提供基础。
比例部分(Proportional):比例部分用于根据当前的误差大小生成一个与误差成比例的控制量。
积分部分(Integral):积分项通过累积误差来消除长期偏差,并且通过限制积分值的最大与最小范围,防止积分过大造成的控制量超限。
微分部分(Derivative):微分项通过处理误差变化率来预判系统的变化趋势。通过对误差信号的低通滤波,减少噪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控制量限幅(Control Output Clamping):为了防止控制量超出实际设备的控制范围,输出的控制量经过限幅处理。
更新误差(Update Error):更新上一次的误差和滤波后的误差,为下一次计算做准备。
3 应用场景
该 PID 控制算法适用于各种需要精确调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
-
温度控制系统:例如在工业炉、加热器中,PID 控制器能确保设备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
速度控制系统:如电动机的转速控制,PID 算法能有效消除系统中的惯性,精确调节速度。
-
液位控制:在水处理、化工过程等液体储存和输送系统中,PID 算法能够稳定液位变化,确保供水或流量平稳。
4 拓展思考
在实际应用中,PID 控制器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
增益参数的调优:PID 控制器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增益参数(Kp、Ki、Kd)的设置。如何根据实际工况调优这些参数,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抗干扰能力:虽然本程序已经引入了微分项的滤波机制,但在高噪声环境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滤波或采用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自适应 PID 控制:随着系统的不断变化,传统的 PID 算法可能无法持续有效工作。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能根据系统的变化动态调整增益参数,提升控制效果。
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个 PID 控制算法程序,展示了 PID 算法在 PLC 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该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强大的稳定性与适应性。虽然 PID 控制器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场景的优化与拓展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不断优化 PID 控制算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业控制需求,提升系统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你来出题 我来答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一些标准功能块的需求,如果合适,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往期回顾
每周一个编程小例子 :Bit 到 Word 转换的两种实现方案对比
2025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