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个编程小例子:自定义种子生成随机数

引言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机数生成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尤其是在模拟信号、测试环境或者控制算法中,随机数常常用于模拟不同的工作条件或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 PLC 编程语言实现一个随机数生成功能块PM_RandomNumber_v2,该功能块可以生成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并可以通过外部信号或硬件输入进行种子的设定(之前介绍过使用系统时间作为随机种子的程序),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程序代码

下面是完整的 PLC 程序代码(代码基于 CodeSys 平台的 ST 语言):

研华实时控制系统之分核双系统——海量数据运行,产线依然稳定

以下文章来源于研华工业物联网 ,作者研华智能设备

从封闭到开放自动化:通向全球未来工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从施耐德电气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看工业转型新路径

2011年,当“工业4.0”的概念首度诞生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之际,彼时的全球工业界或未料到14年后的人工智能浪潮会如此快速地渗入现代工厂的一条条产线: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PLC设备数据,云平台自动调度边缘算力完成AI质检,不同品牌的传感器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无缝协同。这一幕,通过2025年上海工博会施耐德电气展出的智能翻牌机和睿动IOT魔方机器人变成现实。

这也是施耐德电气同期发布的《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实景演示。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多年来深耕开放自动化领域、并在5年前就推出开放自动化平台的施耐德电气,也将这场全球工业正在经历的变革清晰地呈现在业界眼前。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深陷“转型悖论”的困境。过去以PLC+现场总线为代表的“黑箱式”控制体系,因软硬一体、协议闭塞与扩展受限,更在面对大规模数据赋能、AI模型下沉与工业蜂窝网络接入时,逐步显露出“数据孤岛”“网络壁垒”“算力瓶颈”三大顽疾,这也如同无形的枷锁,让柔性生产、跨域协同、全球供应链调度成为难以落地的概念。

霍尼韦尔与LS电气、ABB与英伟达,巨头联手共同瞄准千亿级AI数据中心市场

图片随着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2%,且AI工作负载预计将占据未来数据中心增长量的约70%,巨大的能源与效率挑战正推动行业巨头走向合作。近期,霍尼韦尔与LS电气、ABB与英伟达分别宣布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聚焦于通过技术创新,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提供强大的创新解决方案。

智启开源,国产SCADA实现质的蜕变!超百万行代码领航工业新生态

2025年10月14日,中控SCADA 2025开源发布会盛大启幕,正式宣布开源版中控SCADA全面上线。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专家、生态伙伴及用户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国产SCADA系统从“技术可用”向“生态可创”的战略跨越。

图片

突破“时间换金钱”的牢笼:一名 PLC 工程师的赚钱思维升级指南

引言

作为一名资深 PLC 工程师,我们的思维模式早已被严谨的逻辑、确定的 I/O 和精确的扫描周期所塑造。我们习惯于解决确定性问题:一个输入,必然对应一个经过程序处理的输出。这种思维让我们在技术领域游刃有余,但不幸的是,许多人将这种“线性思维”也套用在了赚钱这件事上,陷入了收入 = 单位时间价格 × 投入时间 的传统模式陷阱。

这个公式的天花板显而易见: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不可能超过 24 小时;你的单位时间价格(时薪/月薪)的提升,也受限于行业标准、公司职级和薪资体系,缓慢且有限。用 PLC 术语来说,这是一个单循环、开环的控制系统,其输出(收入)完全依赖于两个有限的输入变量,系统本身没有自我优化和增长的能力。

要突破瓶颈,我们必须像设计一个复杂冗余控制系统一样,重新架构我们的赚钱思维,引入非线性、指数级增长的可能性。

传统思维的本质与局限

这个传统公式背后是典型的“雇员思维”。作为工程师,我们出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时间,为公司解决问题,换取报酬。

Fluke480U热像仪帮助设备维护,提升生产效率

福禄克TI480U锐智系列热像仪

通过精准的自动对焦

与高达640的高清像素

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主管

从“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预警”

提前发现潜在故障

降低设备损坏与维护成本

产品技术亮点

精准定位隐患

自动对焦1秒锁定目标,清晰显示设备过热部位

工业自动化的活化石|基地式调节器“考古”纪实(1)

1 前言

刚刚过去的假期,国内各类博物馆火爆异常,进馆都要事先预约,甚至常常一票难求。由此还带来一股“考古”热潮,西安的兵马俑、铜车马(见图1),四川三星堆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大立人像,湖南马王堆的千年女尸、素纱襌衣,昆明石寨山的滇王之印、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都引起游人的极大兴趣。

页面

订阅 剑指工控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