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的中国童话成真 全球风电发展还看中国(市场排名、趋势分析)

12年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写了一本书叫《风力事在中国》,预测全球风电的大发展最终还是要看中国。他在与友人茶余饭后的聊天中也不免“自嘲”:风电那是丹麦人搞的,你们就当我讲一次中国的童话吧!

产业亦如人生,起落冷暖很难准确把握,通常我们都很难预测准两三年内的一些变化与结局。但李俊峰12年前的预言最终并未成为“童话”:风车巨人早已绵延中国大江南北,中国的风电装机也已在三年前冠绝全球。

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风电产业发生了不少事,有开心的、激动人心的;当然也有无奈的、让人“脸红脖子粗”的。综合岁末年初中国风能协会、世界风能理事会、以及彭博财经的相关数据来看,华夏能源网分析认为,全球风电的产业格局正经历一个调整、重构、再建设的关键节点;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风电产业实现了四大突破;而在已经来临的2016年,风电产业也必须要看清五大趋势。

所谓没有格局或看不清趋势的努力都是瞎忙活——看趋势,大家一起来。

1、2015年全球风电实现四大突破

2015年,中国风电市场的表现再次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焦点。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62GW,比2014年提高25%以上。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很大比例来自中国,这部分装机容量超过此前历史记录(21GW)近40%,共安装约29GW,这个数字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到2015年底各国风力发电能力排在全球首位的是中国(14510万千瓦),紧随其后依次是美国(7447万千瓦)、德国(4495万千瓦)、印度(2509万千瓦)、西班牙(2303万千瓦)。

综合各方数据来看,华夏能源网认为2015年全球风电实现了四大突破:

突破一: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一举超过核电容量

2015年全球新增风电为6301万千瓦,创历史最高,相当于约60座核电站发电量。随着技术更新,发电成本降低、风电信赖度上升,风电的发展已在这一年里一举超越了核电。

突破二:中国风电累计装机一举超过欧盟

2015是全球风电市场大发展的一年,中国、美国、德国、巴西等国家都实现了新增装机容量的创纪录增长。去年,中国以145千兆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略微超过历史长得多的欧盟风电市场——141.6GW。

突破三:金风科技一举超越维斯塔斯称霸全球

2015年,金风科技以7.8GW的新增装机容量位居2015全球陆上新增机组排行榜第1,进入排行榜前10的中国风电制造商还有国电联合动力(排名第7)、明阳风电与远景能源(并列第8),以及重庆海装(排名第10)。这意味着,全球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一半。

而延伸到排名前十五的全球整机商中,数据显示有8家来自中国。企业位次的上升,反映的是国内风电整体产业实力的提升。

2015年全球风电企业新增装机排名

数据来源/彭博

制表/华夏能源网

对于金风的一骑绝尘,国际舆论似乎有点消化不了。英国《金融时报》在近日文章中稍有醋意的写到:“一家中国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结束了十多年来欧美公司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但实力代表一切,你又奈我何?

突破四:新变量的出现、新势力的崛起


风电梯队排名图

产业的变化一直在持续,2015年,随着新资本的进入,新技术的融合,全球风电行业中有了更多的“变量”,一些新势力加速崛起。

以中国市场为例,排在前十的企业中,我们可以大略看到一些企业实力的变化,远景能源、三一、中船重工(重庆)海装等企业得以加速爬升,特别是三一,去年尚在十名之外,今年已经迈进TOP10,而且未来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反之,过往一些拥有强悍实力的企业在岁岁年年的争夺中逐渐跌落,明显后劲不足,比如华锐风电,从中也能窥视出市场竞争极其残酷的一面。

2、2016中国风电五大趋势

古人说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无以谋万世,但也可以依据过往的数据、政策调整,全球产业动向,以及重要企业的动态,总结出一些趋势。华夏能源网分析认为,2015年中国风电产业将呈现五大趋势:

趋势一:新的并购竞赛可能出现

近一年来,国际风电市场并购事件接连涌现,从GE收购BladeDynamics,到Nordex收购Acciona风电业务,再到Vestas收购Upwind(北美运维公司)和Availon(德国运维公司),直到最近Siemens收购Gamesa,甚至运维行业也出现了GlobalMarine收购CWind的情况。

这表明,国际风电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并购已经成为国际风电市场的一大常态。

在这样的潮流下,全球风电市场的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中国的风电企业而言,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从国内政策层面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以及鼓励产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国家层面已在鼓励风电企业增强整体实力,以便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足以和西门子、GE、维斯塔斯等国际巨头一较高下。这不仅需要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更需要在技术层面、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层面都有快速提升。

由此推之,国内风电企业可能会在最近一两年中,在国外风电产业链中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以迅速增强自身整体实力。

趋势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与并购潮相伴随的,是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成本的降低、技术的提升、门槛的高企都可能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挤出”产业链上下游中竞争力缺失的企业,落后的产能也极可能在2016年被加速“出清”。

过去一年排在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佐证了产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基于彭博财经可再生能源项目数据库的数据,2015年排名前9的风电企业市场份额为:

金风科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接近30%;同属第二梯队的远景能源、明阳风电和联合动力三家的市场份额与第一的金风基本相当,占28%;前三梯队的9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已达80%以上——由此不难发现,中国风电市场愈发集中(详情见下表)。


数据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制表/华夏能源网

趋势三:降价潮、价格战不可避免

根据中国风电“十三五”规划,政策层面将积极发展四大领域,即不限电地区上不封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简化风电项目的市场准入、电改落地带来的风电运行环境改善。

随着成本的降低,竞争的加剧,国内市场可能出现新的降价潮。

具体而言,国内风电市场经过2015年大跨步式发展,产能达到3000万kW以上(国内统计结果),而未来5年内新增装机容量预期则为2000万kW/年~2500万kW/年,随着市场对风电机组产能消纳能力的降低,可能会在未来2年左右出现新一轮降价潮。

趋势四:弃风限电会有所缓解但不可能有效解决

2015年中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3GW,全年“弃风”率达到15%,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弃风主要集中在吉林、新疆、甘肃、黑龙江、河北、辽宁、内蒙,“三北”地区弃风率超过30%。

2016年,保障收购和促进消纳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弃风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在各地新政出台之前,能源局出台支持保障新能源消纳指导文件,15年12月,能源局起草《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2月5日能源局再次发文要求“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要求通过发电直接交易、风电供暖、做好风光外送以及加强火电监管多途径提升消纳能力。我们预计,后续各个地方的促进消纳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但囿于政策的滞后性,以及各种利益的纠葛与盘根错节,2016年,风电消纳的问题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华夏能源网推断,这一问题的真正有效解决,应该会等到2017年下半年。

彼时,除了政策的完善与推动,外送通道预计也会全面扩容。2014-2015年国内已开工11条特高压项目,其中内蒙古4条、新疆、甘肃、陕西、山西、云南各1条,预计2017年投运。2016年起预计批复开工7条,四川、内蒙古、河北、新疆、山西各1条,陕西2条,预计2018年起投运。从这些外送通道的投运时间节点来看,至少在2017年之前,外送通道的“掣肘”没法解除。

趋势五:海上风电步入大发展元年

2015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4GW,相当于之前三年的装机量总和。2015年新建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额达193亿欧元,其中大多数新增风场由欧洲国家建设,因此欧洲2015年的海上风电装机量比2014年几乎翻了一番。相关研报预计,到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量或许将达到40.3GW,2016-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2%。

2015年新建项目融资达到创纪录的新高,获得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数量是2014年的两倍。尽管中国的项目数量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囿于国内政策以及技术等综合因素,成功吸引投资数额最大的仍然是欧洲的项目。

不过,在政策及产业层面都历经多年绸缪、储备之后,2016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将有望提速。具体而言,海上风电有望从2016年底起走向商运,高门槛利好龙头公司。能源局《风电十二五规划》规划,到2015年投运海上风电5GW,2020年30GW。目前来看15年累计实际装机数仅为1GW。

目前国内执行的海上风电电价制定到2016年,16年以前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85元/度(含税),潮间带风电项目为0.75元/度。2017年以后的电价政策尚未确定,由于15-16年执行的电价政策投资收益率吸引力不足,预计到2017年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有望上调,进一步带动正式商运投资。海上风电由于后期运维成本高昂,对初期设备选型要求严格,特别利好国内高端风电设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