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 PLC 常规编程技巧
引言
精良的代码不仅是机器的指令,更是工程师思想的传承
本文旨在分享西门子 PLC 编程的规范与技巧,帮助工程师写出可读性强、稳定性高、易于维护的程序。无论是小型还是大型控制系统,良好的编程规范都能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1 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PLC 编程不仅仅是让系统运行起来,更需要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
简单性:使用标准化的程序框架和简单的指令。
-
可读性:程序应易于理解,便于调试和维护。例如,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梯形图编程,因为它更便于阅读。
-
正确性:程序必须准确无误,经实际工作验证。
-
可靠性:程序应能稳定处理非正常工作条件和非法操作。
-
易改性:程序应便于修改,适应工艺变化。
-
扩展性:在设计阶段就为未来功能扩展预留空间(硬件留余量,软件留位置)。
2 程序结构规范
2.1 OB 块的组织策略
OB(组织块)是 PLC 程序的骨架,合理规划 OB 块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
OB1 主循环:放置核心的设备控制、安全联锁和流程逻辑,保证其扫描周期短且稳定。
-
OB100 初始化:用于系统启动时的初始化操作,无需主程序调用。
-
OB35 循环中断:处理对时序有严格要求的任务(如运动控制、高速采集),设定固定执行间隔(如 10ms)。
-
时间日期中断 OB:如 OB10,处理小时级别的非实时任务(如报表生成、内存清理),避免这些耗时操作对每个扫描周期造成干扰。
-
故障诊断 OB:如 OB80、OB82、OB85、OB86、OB87、OB121、OB122,用于处理系统故障,通常无需编程即可使用。
通过这种“分而治之”的 OB 规划,系统扫描周期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关键任务能得到及时响应。
2.2 FC/FB 的使用规范
FC(功能)和 FB(功能块)是模块化编程的核心。
FC 使用原则:用于编写不需要记忆状态的功能。
-
FC1:系统模式
-
FC2:输入处理
-
FC3:输出处理
-
FC4:运行处理
-
FC5:停止处理
-
FC6:手自动切换
-
FC100 及之后:用于建立可循环调用的子程序
-
FC105:系统自带模拟量输入子程序
-
FC106:系统自带模拟量输出子程序
FB 使用原则:用于编写需要记忆状态的功能。
-
一般 PID:用 FB41
-
温、湿度 PID:用 FB58
-
Modbus 通讯(CP341):FB7:P_RCV_RK,FB8:P_SND_RK
-
通讯 CP340:FB2:P_RCV,FB3:P_SND
-
模块化设计:将功能拆分为独立块,降低耦合度。例如,将电机控制封装为一个独立的 FB 块。
2.3 数据块(DB)的规划
数据块是数据存储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对数据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块规划表示例:
M 区也可作为中间变量使用,但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
3 编程技巧与优化
3.1 控制模式设计
完善的控制模式设计是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系统控制模式:系统应设置远程/本地/手动按钮。
-
远程:只能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进行自动启/停控制
-
本地:只能通过触摸屏对系统进行自动启/停控制
-
手动:手动控制时,上位机/触摸屏失效,只能通过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
单台设备控制:单台设备必须有软手操/自动切换以及软手操时可以启/停的功能。由自动切换到软手操时,设备不能停机;由软手操切换到自动时,设备启/停取决于自动程序。
设备轮换:单台设备(泵、风机及其它大型设备)运行满 24 小时应进行轮换,并有运行时间累计。
3.2 程序优化技巧
-
使用临时变量:临时变量不占用内存空间,适合在复杂运算中使用,但应避免滥用以免影响程序可读性。
-
避免重复运算:将常用的计算结果存储起来复用,能大大提高程序效率。
-
使用位操作代替数学运算:例如,用左移(SHL)代替乘 2,右移代替除 2,效率更高且能避免除零错误。
-
使用状态机代替复杂的 IF-ELSE 结构:用状态机来组织程序,更加清晰高效。
-
优化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如用 SINT 存储小范围整数,用 LREAL 存储高精度浮点数,既省内存又高效。
-
使用 ARRAY 替代多个单独变量:用 ARRAY 存储同类数据,不仅整洁,访问效率也高。
-
合理使用 FC 和 FB:FC 就像是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不占内存。FB 则像是环保筷子,能重复使用,但需要 Instance DB 来存储数据。根据需求选择,能大大提高程序效率和可维护性。
3.3 错误处理与诊断
-
DP 从站故障诊断:DP 从站必须做故障诊断,故障报警可使用 FB125。
-
超节拍保护:以生产机械各工步动作为参考,在要检测的工步动作开始的同时,起动一个定时器(时间设定值比正常情况下该动作要持续的时间长 20%~30%),当生产机械某工步动作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发出故障信号。
-
安全输入:一些安全用检测开关(如急停按钮、安全光幕、极限开关等)应使用常闭(NC)输入。
4 注释与文档规范
良好的注释和文档是程序可维护性的关键。
4.1 注释规范
-
系统注释:整套程序的版权公司和此套程序用途
-
程序块注释:此程序块的主要用途和作者
-
段注释:此段代码的用途
-
变量注释:包含 I/O 注释、中间变量注释,重要性无需多言
4.2 SCL 编程注释规范
对于使用 SCL(结构化控制语言)编写复杂算法的情况,注释规范尤为重要:
-
功能块注释:每个功能块(FB/FC)开头需说明其功能、输入输出参数及逻辑要点。
-
变量注释: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需明确用途,避免混淆。
-
复杂逻辑分段注释:对循环、条件分支等复杂代码逐段解释。
5 调试与维护技巧
-
程序备份:定期做程序备份,最好以工程名称+系统名称+当天日期命名。
-
程序加密:适当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
在线调试工具:使用状态图表实时监控变量值,结合触发条件捕捉瞬态故障。
-
数据块预赋值:在调试阶段通过数据块预设初始值,减少手动操作时间。
总结
遵循西门子 PLC 编程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显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本文介绍的基本原则、程序结构规范、编程技巧与优化方法、注释与文档规范以及调试与维护技巧,都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编程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您写出更加优雅、高效的 PLC 程序。
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复杂度,而在于如何将复杂的需求以清晰、可靠的方式实现。
2025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