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工博会:数实融合浪潮下,工业变革的深层逻辑与未来图景
9月23日至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西门子以“数实融合,新智增长”为主题,交出了一份工业转型的“方法论”答卷。这场展览不仅是180余款产品的集中亮相,更是一次对工业未来形态的深度探索——当自动化、AI与生态合作交织,传统工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构。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从效率革命到可持续发展,西门子的实践揭示了工业变革的三大核心命题:
如何以数据为纽带实现全要素重构?
如何以AI为杠杆撬动全生命周期效率?
如何以生态为底座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PART 01 数据驱动
从“物理世界”到“数字镜像”的工业架构革命
西门子“钻耀之心2.0”产品矩阵的升级,本质上是工业架构的范式转移。传统工业体系中,数据在层级间流动存在断点,导致决策滞后与效率损耗。而“钻耀之心2.0”通过135款核心产品的全栈覆盖,贯穿现场层、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及云端五层工业架构,构建了一个“数据流贯通、决策链闭环”的数字化生态,形成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制造需求的全栈解决方案。
针对离散行业,西门子展示了集成SIMATIC S7-1200 G2++控制器、SIMATIC Unified Panel精智面板和SINAMIC S200伺服驱动系统的完整TIA解决方案,显著提升贴标机应用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在新能源行业电机制造中,西门子的高性能运动控制方案实现了扩层、扭绕工艺的精准控制与高质量生产。面向流程行业,西门子推出了以SIMATIC PCS 7 V10.0为核心的高可用性DCS解决方案,通过多路供电、网络冗余及高可靠性通信设计,有效避免意外停机,保障生产过程连续稳定。
PART 02 工业AI
再进一步 落地多元场景释放创新潜能
本届工博会,西门子集中展出了10多款AI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从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到运维管理的工业AI全价值链创新成果。其中,生成式AI赋能的工业助手Industrial Copilot成为一大亮点,能够和西门子其他数字化解决方案集成,帮助工程师高效处理复杂数据、完成跨领域任务,加速产品设计流程;在生产制造环节,Industrial Copilot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生成自动化代码,大幅提升开发效率、降低错误率;在运维管理方面,Industrial Copilot提供专家级设备诊断服务,结合SiePA预测性分析系统优化维护策略,显著提升故障预警能力。
此外,西门子还在中国首次展出了Altair以AI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Altair RapidMiner企业级数据分析与AI平台。该平台集自动化数据科学、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和生成式AI于一体,助力企业打通数据壁垒,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
PART 03 全面赋能
从“试错经济”到“一次正确”的效率跃迁
西门子通过覆盖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软硬件产品组合,助力客户在设计、选型、调试、制造、运维及低碳六个维度实现“一次正确”。工博会上,西门子与中科摩通携手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EMB装配设备成为焦点。
该设备通过西门子NX MCD虚拟仿真技术,将设计周期缩短30%,变更效率提升50%;在选型环节,TIA博途选型工具节省80%选型时间,采购成本降低10%;在调试环节,Industrial Copilot辅助生成PLC代码并自动验证,将现场调试周期压缩30%,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它能够自动生成代码,甚至使“新手工程师”也能达到“专家水平”,实现了“知识民主化”进程。这种变革正在重塑工业人才的价值链条,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的创新”,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运维环节的预测性维护,则体现了AI的“长期价值”。SIMICAS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能够提前72小时预警设备故障,结合SiePA分析系统优化维护策略,意外停机减少40%。这一数据揭示了AI对工业资产管理的变革:通过持续监测设备状态,AI能够预测剩余使用寿命(RUL),将“定期维护”转向“按需维护”,从而最大化设备利用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PART 04 生态共创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协同”的创新网络
面对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需求,西门子展示了面向数据中心、物流、水处理、汽车、增材、电池、制药等行业的场景化系统解决方案。
在数据中心领域,西门子通过数字化虚拟仿真、多层架构冗余及边缘控制与AI算法,切实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及运维智能化水平。在物流行业,能量管理与AI算法优化降低场内物流设备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协作:西门子提供底层技术框架,伙伴贡献行业Know-how,双方共同开发出贴合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共创的逻辑,正在从“技术整合”转向“价值共生”。通过构建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用户、研究者共同参与,形成“需求-创新-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持续拓展工业技术的应用边界,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PART 05 未来图景
工业革命的“数智化”下半场
西门子的实践,为我们勾勒出工业变革的清晰路径:以自动化为基础,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以AI为引擎,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以生态为支撑,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体系,实现从“效率提升”到“价值重构”的跨越。然而,这场变革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AI伦理与可解释性、跨行业标准统一等问题,都需要产业界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工业革命的“数智化”下半场已然开启。西门子的答案或许不是唯一解,但其“数实融合”的方法论——以数据为纽带重构工业架构、以AI为杠杆撬动全生命周期效率、以生态为底座构建开放创新体系——无疑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正如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所言:“工业AI的真正落地,始于对需求场景的精准捕捉,成于将技术、数据与行业机理深度融合。”这正是西门子的优势所在——以深度行业know-how唤醒沉睡数据,携手生态创新伙伴,助力万千企业收获工业AI的真价值、真效益。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坚持开放协作、持续创新,才能共同驶向智能制造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