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的"灵魂":电子齿轮技术深度解析
序言
1. 本文推演过程和结果中,小数和分数结合使用,缘于分数是数学上的“精确语言”,更精确契合数学逻辑;小数是现实中的“实用工具”,更方便实际应用和认知,两者的选择取决于问题对精确性、直观性和便利性的需求有不同侧重。
2. 角度制换算及应用:1°=60′角分,1′=60″角秒;以 18bit 编码器为例,每“等分区块”对应角度为 360°/2¹⁸≈4.943848″(约 1.4‰°),若涉及角度位移,可基于此计算角度型原始脉冲当量。
3. 脉冲当量:电气装置每发出一个脉冲,步进或伺服系统驱动机械的最终运动部件(中间机构功能暂不讨论)产生的位移量(角度或长度),是电气与机械的转换的物理量,其直接关系到机床加工精度和分辨率,是数控系统设计调试中的关键指标。
4. 电子齿轮价值:通过缩放技术,为伺服系统提供直观、便利且适度精细的脉冲当量。
5. 通过 “分数高级计算器” 处理电子齿轮的分数格式,可网上下载“分数高级计算器”
随着现代化制造工艺的日新月异,伺服系统配套的重要部件编码器的分辨率也与日俱增,同时绝对型编码器还具有限位(正负极端位置)、原点和断电记忆位置等功能。
本文重点讨论伺服电子齿轮产生的背景、原理及其应用相关事项(以绝对型编码器为范例)。
绝对型编码器的分辨率通常有8 bit(早期)、9 bit、10 bit、12 bit、13 bit、18bit、22bit、23bit、24bit、26bit(当下最高)。现以18bit为例进行讨论。
用电脑的计算器程序员模式,见图1,得出18位BIN最大值=DEC的262143,而实际2¹⁸=262144是编码器的分辨率,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1
(HEX:hexadecimal十六进制;DEC:decimal十进制;OCT:octal八进制;BIN:binary二进制)
针对上述问题,见图2,用4位的分辨率进行分析,24=16对应的是0000(DEC:0)~1111(DEC:15),把这16个二进制数制成二进制孔洞,按圆周形状进行均匀的排布,就有24个按二进制规律透光的“二进制标识窗”,其两两相夹形成了均匀的24=16“等份区块”(因为0000位置也是一个标识窗),n个 “二进制标识窗”按圆周均匀排布,就有n个区块,即,把圆周分割成2n等分。
故18bit编码器有00,0000,0000,0000,0000(DEC:0)~11,1111,1111,1111,1111(DEC:262143)共计就有262144个“二进制标识窗”,这个窗使得整个圆周有218=262144“等份区块”。
绝对型编码器的分辨率以此类推即可。另,应该强调的一点,绝对型编码器都是用格雷码的方式进行编码,其核心优势源于格雷码独特的 “相邻码值仅有一位二进制数不同” 的特性。这种特性,在位置反馈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可杜绝位置跳变对反馈数据的误判,提升系统可靠性,在此不再赘述。
图2
基于上述编码器分辨率的特性,进一步分析伺服系统原始脉冲当量的情况,伺服电机旋转一周,18位同轴安装的编码器共计有262144(218)个位置的分辨率,也即是说,每转动360o/262144都可以被鉴别出来。
18位分辨率伺服系统编码器,在不采取技术干预的情况下(即,A/B=1:1 或者说没有电子齿轮),上位机每发送一个脉冲给伺服驱动器,则驱动电机做圆周的360o /262144运动,要发送262144个脉冲,才能驱动电机旋转360o,假如这个伺服系统旋转一周,能驱动丝杆上的工作台运行30mm,电气每发送一个脉冲,工作台移动:
原始脉冲当量= 30mm/262144=15/131072=0.00011444091796875mm/p
如图3 Excel表格所示,期望脉冲当量1mm、0.1mm、0.01mm、0.001mm,不同期望脉冲当量对应的脉冲数非整数,如,期望0.1mm/p时,上位机是发送873还是874个脉冲呢?都不可以,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图3
显而易见,原始脉冲当量精细到近0.1μm。但,编码器直接衍生出的原始脉冲当量与工程控制数值存在着断层,无法实用。
解决思路:把伺服原始脉冲当量进行适度的放大,再进行适度的缩小处理,使其结果得到一个工程实践中易于使用的脉冲当量数值,如:1.0mm、0.1mm、0.01mm、0.001mm这样的数据就不至于数据断层,且完美的衔接上。
因为同样多小数点后位数的数,除以上面的1.0mm、0.1mm、0.01mm、0.001mm数,结果都是整数,能被很好认知和上位机操作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期望脉冲当量选取0.1、0.01、0.001……这样数值的原因所在。提及放大和缩小,具体到数学方法就是乘(放大)和除(缩小),请结合图4的左侧部分。
图4
(图4左侧注释:A为接受齿轮,通过乘法放大原始脉冲当量;B为输出齿轮,通过除法缩小,二者啮合实现脉冲当量的按需缩放)
原始脉冲当量(如前所述30/262144)首先经过接受齿轮(A:32768齿)乘法处理的结果(AB二个齿轮啮合),再把这个结果除以输出齿轮(B:375齿),最终结果体现到最终运动部件位移
,就是期望脉冲当量。我们验证一下,这个A/B电子齿轮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假设上位机发送17个脉冲给伺服驱动器,期望的脉冲当量是
,验算结果是否能位移0.17mm?
用其他数据验证,也是正确无误。
从上述推导可以得到,原来的一个很精细,但无法直接使用的原始脉冲当量,通过一个电子齿轮(A/B)的乘除处理后,得到了一个既保留了精细又易于使用的脉冲当量0.01mm/p。
那么A=32768、B=375是怎么得来的呢?见下面的推导,同时现在也能顺利地拿出电子齿轮的求算公式了:
注意事项
1. 电子齿轮(A/B)是无量纲比值,起缩放作用,需用分数格式表示。期望脉冲当量与原始脉冲当量单位必须保持一致。
2. 电子齿轮数值有范围限制,详见相关产品说明书。
202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