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收购国产自动化上市公司——新时达,汇川席卷天下,外资品牌和其它国产品牌将如何自处

2月16日,全球家电行业的巨头海尔集团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通过受让新时达10%的股份及19.24%的表决权,正式成为这家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不仅如此,海尔还计划参与新时达的定向增发,其最终持股比例有望达到26.83%,预计总交易金额将超过30亿元。

这个消息让整个行业为之震惊、不可思议以及慌乱,但是也让自动化行业做产品的公司看到了另一条康庄大道

T{}TV7[WZ4MG

新时达,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早已突破数十亿大关,旗下更是高手如云,拥有如众为兴等卓越的运动控制企业。这些子公司如同新时达的左膀右臂,为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开疆拓土提供了坚实的力量。然而,即便是在这样辉煌的成就面前,新时达的老板却激流勇退。

IMG_256

机器人市场的内卷现象日益严重,竞争愈发激烈,低端有伯朗特搅局,中高端ABB、安川也在开卷。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达的老板或许认为,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于是,与海尔集团的这次合作便应运而生。

IMG_256

其实,这样的收购案例在商业史上并不罕见。大消费品集团企业收购工业企业,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美的集团收购库卡、高创,据说美的工业部门收入都几百亿了,格力电器成立智能制造部门

IMG_256

消费品市场基本就是巨头林立,反观工业品,可谓是春秋混战,百家争鸣,鱼龙混杂。而这些消费品巨头企业,由于自身对自动化的巨大需求,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工业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海尔集团此次收购新时达,无疑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IMG_256

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情况却与电子消费品市场区别还是很大的。中高端市场被西门子、ABB、欧姆龙等外资品牌牢牢占据,它们作为行业内的巨擘,雄霸天下。而中低端市场则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尤其是汇川技术这样的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匹黑马。汇川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还开始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IMG_256

汇川捣鼓出了对齐西门子博途的IFA,可谓是风头无二。它的营收已经突破300亿元大关,市值更是重新回归1800多亿元。怎么形容汇川,可以用内卷来形容,但是说实话汇川出于自身的体系是没法主动卷的,完全是被动接招,还是小公司太多了。但是汇川可以说是横在上市自动化公司与外品牌头上的利剑,他们最大压力肯定来自汇川。

IMG_256

那么,外资品牌和其它国产品牌出路在哪?

降本、提效、研发创新,成为了它们共同的选择。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就是要放下身段,该国产化就国产化,更加贴近本土市场,与国产品牌展开正面竞争,与汇川一决高下。而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它们则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拉开与小公司的差距,同时要把产品的性价比做到极致,卷就卷,谁怕谁。

IMG_256

以前,海尔集团或许更多地依赖于西门子、ABB等外资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新时达成为“自己人”了,海尔肯定优先用自己家的产品。这也是国产替代的好方法、好途径,工业自动化品牌也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避免内卷,自产自用多好。

对于大集团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绝对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二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可能工业自动化领域创业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或许是并购整合、大集团、大品牌之间的角逐

作者:

工业人,从事芯片制造研究及相关工作。

2025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