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时代,国产PLC如何高端突围?

过去三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的进程就是国内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从被动追随到主动进击的漫漫蜕变之旅。聚焦到工业自动化领域,围绕核心控制部件PLC的品牌之争,国产替代等话题多年来从未停止过,但直至今天,国内PLC市场的大多数份额都被国外品牌所占领,无论中小型PLC还是大型PLC,国产PLC市场占有率仍然不高。技术壁垒、行业壁垒、客户壁垒、资金壁垒、产品排他性等成为制约国产PLC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国内厂商仅凭借一腔产业情怀还远远不够。企业如何以技术实力打破用户的使用习惯并获得信任?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赛道?这也是2013年成立的北京蓝普锋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思考的问题。


北京蓝普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昌荣博士

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国产PLC替代的话题由来已久,但市场格局一直没有突破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关键技术的差距。PLC的应用场景大多为工业现场,对于安全性、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国外品牌PLC得益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在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核心元器件方面具有更强的实力,而国内PLC囿于研发投入和时间不足及技术积累薄弱,产品实力相对较弱,在技术上一直处于追赶的地位。

即使近年来国产PLC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且在某些领域打破垄断,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本位主义也是横亘在国产PLC市场推广中的难题。用户过去使用的PLC大多是随一体化整套设备进口而来,重新修改设计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因此采用国产品牌意愿并不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熟悉的国际品牌自然成为国内用户选型时的首选。另一方面,PLC控制器在系统或设备总价值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却是工艺系统或设备的核心部件,继续沿用国外品牌即使出现问题也不用担责,而更换PLC品牌后如果出现生产故障或问题,项目决策人可能要承担责任,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愿冒这样的风险。

“从长远着眼,诸如PLC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只有实现自主可控,才能避免科技‘卡脖子’现象发生,确保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当年我们投身PLC产业的时候就坚信,PLC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北京蓝普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昌荣博士认为,近年来产业升级换挡提速、疫情和贸易战考验产业链体系等交织的外部环境,为国产品牌崛起提供了窗口期。采访中徐昌荣博士也多次呼吁国内用户能给予国产PLC更多的机会,以实际应用为国产PLC产品提供更广阔的试练场,推进国产PLC的发展。

差异化优势助力产业突围

基于对市场的清醒认识,蓝普锋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定位,那就是——远离低端市场厮杀,转而以独特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切入垂直市场,树立国产PLC的中高端品牌形象。

据徐昌荣博士介绍,蓝普锋的工控研发团队成员大多毕业于清华大学,并且拥有二十多年的产业技术积累。在产品方面,蓝普锋以独具特色的CPU平台技术、高速总线技术,以及信号处理、通讯、软件、移动互联等技术融入PLC产品设计理念,先后开发出RPC2000中小型PLC、RPC3000大型PLC,以及燃气发电机组、车载空调、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煤矿电器、地铁节能等十余种专用控制器,而这些创新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已经在煤炭、轨道交通、环保节能等行业得到验证。

虽然PLC应用广泛,但是在行业选择上蓝普锋有着自己的考量:首先,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增量和存量需求,可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其次,行业具有一定竞争壁垒和技术门槛,对产品可靠性要求高;第三,行业对于性能与质量有严格要求,又面临降本增效的需求,积极寻求高性价比方案。此外,蓝普锋也针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产业升级催生的大量智能制造应用需求,这两大业务板块进行积极布局,以差异化的优势和持续精进的工作成效,实现国产PLC市场的破局。“对国产PLC厂商来说,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当前第一要务就是扩大应用领域。在产业变革中找寻机会,新机会来了我们要能抓住并扎根下去。”徐昌荣博士坦言。

不断深耕的本地化服务,为蓝普锋撬动市场打下了基础。根植PLC市场多年,蓝普锋精准了解国内用户的需求,并能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做出及时响应与反馈。例如,国外品牌PLC大多跟随整套设备被购买,用户很难进行重新设计修改,蓝普锋则以服务为突破口,可以参与到PLC设计过程中,加速系统的构建,与客户实现价值共创。此外,蓝普锋能够针对风电等细分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定制化的专用控制器,提供更加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拓宽业务路径。

创新与协作是制胜未来的抓手

如果说过去四十年,中国工业装备核心技术一直处于追赶的过程,而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则让国内外厂商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数字化转型通常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路线,徐昌荣博士认为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产业数字化由于工业领域的复杂性,仍需爬坡过坎。PLC作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与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云边协同、IT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制胜未来提供抓手。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国产PLC发展、国产PLC替代作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课题,并不是一家厂商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轻易破题。徐昌荣博士认为国产PLC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厂家共同携手,从底层芯片到行业最终用户,上下游联动,为国产PLC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中国PLC市场巨大,但是国产PLC的份额并不高,国产PLC厂商应该着眼于合作而不是竞争与对立,专注在各个细分市场,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区域深耕,共同将国产PLC品牌的知名度打响。”

来源:II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