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屋启动破产 压垮东芝的最后一根稻草?(制造业与财富的快速增值)

2017年3月29日,有消息称,处于经营重组期的东芝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决定申请适用《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已经启动相关程序。东芝也在当天的董事会上予以批准。预计提交申请后当天将立刻适用,东芝预计将损失达1万亿日元(约合620亿元人民币)。

一念为核电

1984年,正在东芝公司工作的舛冈富士雄博士首先提出了闪存的概念。1987年,东芝又成功开发出NAND闪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同日立、三菱电子和NEC等其他日本企业一起,从美国手中抢走了存储器市场。借助DRAM和NAND闪存的发展机遇,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占有率第一强国,东芝、NEC和日立也曾长期霸占全球半导体公司TOP3。

而在十多年前开始,东芝开始向能源、核电等领域转型,欲借机成为核电建设领域的核心公司,其便开始在核电领域大肆扩张。2006年,东芝以54亿美元大手笔控股世界著名核电技术公司——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这个价格高出其他竞买者近一倍。

但好景不长,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打乱了很多国家建设核电站的计划,而且日本目前没有增建新的核电项目迹象,这使得东芝内外受挫,自2014财年起东芝连续出现净亏损。2015年东芝爆出财报造假事件,2016年底又陷入核电业务减记、财务危机、董事长辞职的泥潭。为避免公司股票被摘牌,东芝只得以分拆并出售核心业务股份的方式,筹资自救。2017年,3月东芝决定抛售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内存芯片业务,力争竞购价格能达到约1.5万亿日元(约合131亿美元)。就连抛售内存芯片业务,也是为了能挽救核电业务的颓势。

制造业与财富的快速增值
中国制造业不断崛起的同时,我们也不断的看到昔日的众多日本制造业巨头的轰然倒塌,三洋宣布破产,夏普、松下插标卖首,索尼年年爆出破产,东芝也是大厦将倾之态。小编在小小窃喜之余,也想和大家谈谈日本制造业巨头倒下的背后。

“日本制造”长期以来都如一个独特的丰碑一样树立在那,膈应在我们心里。

日本制造业有着非常特殊的产业结构——金字塔结构,即顶端是一个有着强大产品营销能力的大公司,为这家公司提供产品的是一批被称为“第一次供应商”的厂家,而为“第一次供应商”提供零件的则是“第二次供应商”。以此类推,到了所谓“第四次供应商”或“第五次供应商”那里,这些企业一般就都是只有数十人甚至数人的小公司了。比如,丰田汽车的零件中只有30%是自产,剩余的70%全都是供应商提供的。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产业结构,造就了其近乎严苛的精于求精的精神,因为每个零件都是某家企业的最终产品。为了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他们不得不将零件做得精益求精,并在这些不起眼的小零件上不断创新。这种零部件的精益求精,不仅保证了其整体产品的质量、品质,更重要的是夯实了其制造业走向高端、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石。(零部件看似底层,实际上,决定了制造业真正的水平和高度。)

日本制造业走的太快、太猛了,显然是碍着了西方很多人的眼。1985年9月22日,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了一份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下调,以刺激美国出口,解决美国当时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广场协议》推出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短时间内几乎翻了一番,对日本制造业出口造成影响巨大。但是,日本当年其实是主动接受这份《广场协议》的。原因无他:钱!财富的快速增值!

(制造业永远不是一项来钱快的行业,也永远不是来快钱的行业!)

真正掌握日本经济走向的是脱胎于日本战前“财阀”势力的六大垄断财团: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劝银。垄断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巅峰时代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出口商品因为来钱太慢,已不再是财团老板们的最优选择,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海外投资和房地产、股票市场,而想要炒热这些产业,日元升值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于是在《广场协议》签订前,日本各大财团动用其在政界、媒体的影响力,积极鼓吹日元升值给日本带来的好处,最终促成了这纸协定。

然而,《广场协议》对于日本中小企业的打击却是致命的,这倒不是因为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减少(事实上,协议签订后的最初两年,日本因为产品的质量和口碑,对美出口仍在稳步增加),而是因为财团开始通过银行掐断对它们的资金供应链——钱都拿到海外投资、炒房炒股了,而不是提供给中小企业再生产。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时期,一边是各大财团出资兴建的摩天大楼破土动工;另一边,大量中小企业却因为无米下炊而纷纷倒闭。而一切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去不复返。